你的位置:首页 >

娄底深入贯彻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会议精神

2011/7/29点击:

 7月26日,我市在娄底宾馆召开了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,传达贯彻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会议精神,全面总结上半年的工作,科学部署下半年的工作。市民政局副处以上领导干部、各科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、各县市区民政局局长参加会议。市政府副市长刘益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。

 会议全面听取了各县市区民政局局长和各科室负责人的工作汇报。上半年,全市民政工作重点突出,全面推进,成效显著。一是城乡社会救助打造了新亮点。上半年,全市城市低保月均保障50773户,94678人;农村低保月均保障66439户,146454人。至4月份,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分别达到170.9元和65.55元,比2010年12月高37.2元和16.85元,提前完成省为民办实事的指标任务。全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30579人,其中分散供养27173人,集中供养3406人,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分别达到1500元和4000元以上。同时,扎实推进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建设进度,12所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敬老院建设任务已经全部开工建设。二是救灾应急能力得到了新提高。上半年,我市先后4次遭受洪涝灾害。全市50多万人受灾,因灾死亡3人,紧急转移安置4万多人次,受灾面积7万多公顷,倒塌居民住房1800多户、8000多间,直接经济损失6亿多元。面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紧急筹措下拨救灾资金1000万元,发放棉被2600床,大米21吨,食用油800多份。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、有衣穿、有住处、有洁净水喝、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。同时,及时安排和部署了今年的第一批43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。三是殡葬改革强力推进取得了新突破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殡葬执法126 起,其中制止乱搭灵棚122起,强制起棺火化3起,亲属自愿起棺火化1起。通过集中整治,强力推进,上半年,全市火化遗体1575具,全市城区火化率达到了73.6%,比上年同期提高3.5%,其中双峰县、冷水江市达到了100%。四是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迈出了新步伐。认真开展全市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,全市共有3250个行政村,至6月底止已有3158个行政村圆满完成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,完成率达97.2%。另外,认真做好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“难点村”治理扫尾工作。对新一轮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,建立了市区两级领导联点帮扶工作责任制,争取了市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进行中心城区公共区域卫生保洁,搞好了示范社区试点工作,掀起了第二轮社区建设的新高潮。五是适度普惠福利事业取得了新进步。截止到6月19日,全市共发行福利彩票9063万元,较上年同期净增2874万元,增幅达46%。另外,今年我市将机器重点投放到农村乡镇,全市76个农村乡镇已有61个设立了福彩投注站,农村乡镇装机率达81%。另外,今年,我市冷水江市慈善总会也于6月9日正式成立,募集创始基金1271万元,大大超过了冷江市委市政府预定的1000万元的目标。尽管我市的慈善事业起步相对较晚,但全市上下参与支持慈善的氛围日渐浓烈,来势非常喜人。孤儿保障工作正式启动,为1180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382万元。上半年,上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备选项目4个,全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和救助管理站共争取部省资金765万元。六是优抚拥军安置工作获得了新发展。完成了全市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管理工作,上半年,全市共申报评残、提残、新增残疾军人60人。接收2010年冬季市直城镇退役士兵和2011年春季转业士官218人。安置城镇退役士兵236人,其中自谋职业2人,90人正在计划安置中。完成军供任务4620人次。七是社会事务工作取得了新成绩。积极争取了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老区工作,市老促会办公经费从2010年的10万元增加到15万元。配合开展了《长株潭(3+5)城市群地名地图册》编纂工作,做好了娄底中心城区楼门牌设置的有关准备工作。新登社会团体10个,民办非企业单位8个,全高民间组织达747个。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23436对,离婚登记4312对,办理涉港澳居民结婚登记7对,登记合格率达100%。

 市民政局局长李应南在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安排时强调:下半年,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,与时俱进,确保全年任务的圆满完成。一是发坚守工作底线,确保平安稳定。各级民政部门要依法依规推进各项工作,做到班子团结和谐,机关风清气正,上下心齐气顺。二是要开展争先创优,提升民政地位。要做到情为民所系,利为民所谋,提高老百姓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和公认度。三是要整体工作与时俱进,重点工作强力推进。下半年,要把为民办实事工作、信访维稳工作、福彩发行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工作,强力推进,如质如量完成省厅的考核指标。

 刘益丈副市长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的民政工作,并代表市政府提出了三点要求:一是要突出工作重点,民政工作千头万绪,任务繁重,但要明确重点,即要加大宣传的力度,要加快各项目的推进进度,要加强全市民政干部的能力建设,要加强救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。二是要突出工作特色,要创新工作思路、工作理念、工作方法,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。三是要争创优秀业绩,创建人民满意机关。